厚壁合金鋼板內質的化學成分分析:合金鋼板考察了主組元Ni、Cr和Co元素對非晶合金Fe75.1Si8.9Cu0.03Mo0.01Mn0.47B10.87C0.11P0.12Ni1.23Cr3.05Co0.11(at%,標注為S1)的微觀結構、非晶形成能力、熱穩定性和磁性能的影響,同時開發出兩種新型非晶合金。通過單獨或組合添加Ni、Cr和Co元素調整成分,設計出七種新型合金成分,通過熔體快淬法制備出了七種表觀質量良好的合金帶材。其中包含兩種軟磁性能優異的非晶合金Fe78.55Si9.31Cu0.02Mo0.01Mn0.49B11.37C0.12P0.13(at%,標注為E1)和Fe78.46Si9.3Cu0.02Mo0.01Mn0.49B11.36C0.12P0.13Co0.11(at%,標注為E4),其余合金帶材(分別標注為E2、E3、E5、E6和E7)均有不同程度的晶化。結果表明:單獨或組合添加Ni、Cr和Co不僅影響合金的非晶形成能,也不同程度地影響非晶合金的μe和Bs。其中,E1的Bs=1.62 T、μe=6403.59(f=1 kHz時)和Hc=0.053 A/m。E4的Bs=1.67T、μe=8351.66(f=1 kHz時)和Hc=0.04 A/m。合金鋼板以性能優異的Fe78.46Si9.3Cu0.02Mo0.01Mn0.49B11.36C0.12P0.13Co0.11(at%,標注為E4)為原材料制備非晶粉末,然后開發出新型磁粉芯。的研究成果基礎上,E4非晶帶材經真空去應力退火脆化處理之后,采用機械球磨法,在大氣下制備出完全非晶態的磁性粉末。非晶粉末經過鈍化、絕緣包覆、粘結固化、冷壓成型和去應力退火等過程制備出非晶磁粉芯。結果表明:非晶磁粉芯的μe達到12.7(f=1 kHz時),Bs達到1.0 T以上,直流偏置特性優異,在f=100 kHz,外加直流偏置場強度達到120 Oe時,μe仍達到90%以上,并且能夠在10 MHz甚至更寬頻率范圍內保持穩定。本論文的創新之處在于首次采用中合金鋼開發出具有良好軟磁性能的非晶合金,而且在大氣條件下可以制備出完全非晶態的軟磁粉末,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等優異的綜合軟磁性能,是一種很有應用前景的新型磁性材料。目前,鋼鐵產能過剩,在國內去產能,加快發展新材料的大背景下,本文針對中合金鋼成分特點開發出新型Fe基非晶軟磁合金,同時考察了Ni、Cr和Co三種典型合金元素對非晶合金軟磁性能的影響。合金鋼板在此基礎之上,選用綜合軟磁性能優異的新型非晶帶材制成非晶粉末,探索新型非晶磁粉芯的制備工藝,以期拓寬其應用。